转载自@轼界
今天莫名其妙的被@来@去,源自一个长图。我大致翻了一下,大概意思是吴佩老师说摔丸子是某人的小号,马甲。在网上的怼媒体人的言论实际都是这位大V干的。结果我就转发了一下,指明任何一个行业内斗争都是正常的,这都不叫事。然后再自己看了一遍,开头竟然有我。哎呦喂,我一下子就蒙了,原来我是话题导火索啊。
那好,既然都是熟人。我就借着这张图来给大家梳理一下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来龙去脉。不见得准确,但都是从我的角度和就这这张图来说事。
时间轴:
根据图片描述的情况,应该是舌战群儒直播前的那个周二早上11点后。我在10-11点期间上了FM1039节目。当天和李楠一起当嘉宾,然后就发生了这段对话。
人物介绍:
1.左家庄前街车神:真名云鹏。曾是名车志杂志编辑,京华时报汽车编辑……现在是做自媒体,专门做VAN车型,名字叫VAN有引力。如果没猜错,根据群名称和里面说的群主对话,云鹏老师应该是群主。
2.李楠:前爱奇艺汽车频道主编。如今也做自媒体。我之前知道他是因为易车编辑童轲炜的一篇文章的事情,跟他有冲突,具体我就不说了,无关紧要。我们之间不认识,也没任何冲突以及利益之争。FM1039直播是我们唯一一次见面。
3.大Q:@克里斯蒂大Q,真名我不知道,认识她老婆很多年,她也是圈内厂家公关圈的。我和他们夫妻只有微博互关,平时交流不多。
4.Luf Caddy:阿尔特的一个设计师或工程师,具体不清楚,完全不认识,也搜不到微博,不知道这人的言论是不是说我,或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言论。阿尔特另一个人很多人都认识,是阿尔特的极限测试工程师中谷明彦。给EVO起了翼豪陆神这个中文名的吉永先生,如今也就职阿尔特。这个神奇的公司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很多你以为是某国际品牌设计制作的车,实际都是他们完整开发,厂家直负责生产的。
5.夏青:圈内有两个叫夏青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不巧我都不认识,只听说过名字。也是曾经的杂志编辑。
6.袁启聪:网红老师不需要我介绍了吧,虽然经常听不懂他说什么,比如车子论部,三季人等。我们之间全无交集。
7.崔珺:前车主之友杂志主编,现行圆汽车视频主编。
8.吴佩:也不用介绍了吧。吴老师以及吴老师员工都跟我打听了摔丸子这人是谁。我都说了我认识,但是不熟。吴老师不是应该明确知道摔丸子和38是两个人,而且摔丸子本人是有头有脸的一个人啊,这里的话我有点费解。不过前两天别的事情的确让我吐了一口老血。吴老师没拿到明面上来说,我也就假装不知道吧。何必呢,我不主动惹谁,没必要。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嘛!
9.红色区域:这明显是有人说话给遮住了,里面是啥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可以大胆的猜一下。骂街骂的太狠,发出来容易影响某老师的形象吧。如果是这样,看来这个博主还是很注重同行面子的。
观点:
1.FM1039当天那一小时直播的话题是:聊聊大嘴设计!意思就是汽车的进气格栅。网上可以找到相关回放,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有那句话涉嫌吹牛X和不准确的欢迎指正。反正我印象里是没有。风格和微博一样是性格问题,因为我讨厌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我喜欢来直接的,不玩阴险下作的。换句话说,WECAR联盟找了一帮人来把我拉下水黑我,这件事我知道了,我就明着跟你来。让所有人一起评理,分辨真伪。要用真刀真枪弄到你怕,而不是背地里找个群骂街。
2.从来不留言,随便拿人图出去嘚瑟还不打招呼。从群里聊天看是在说我,但是我也不敢肯定,应为我不干这事情啊,如果说谁干了,那么多转发号都成车圈大V了,应该说他们啊,我基本都原创,就算要的图都会打招呼,况且我一般不从微博弄图啊。再说了,你谁啊,不认识,微博叫啥啊,不知道,更不会关注,我拿你图了?退一万步讲,如果我拿了你的图,只有一种情况,我懒得去YOUTUBE或者国外网站自己去下载了。我版权意识强着呢!
3.老师,您说摔丸子是38号美系性能控的马甲小号。您曾经让您员工来问我摔丸子是谁的截图我拿出来不合适吧?我明确说了绝对俩人。您跟某厂家说38号用一个叫摔丸子的小号来攻击您,然后某厂家自己调查后还说38号这种人还有精力养个小号不像他的作风啊。而且这个号那么多年了,不对啊!……我再次重申一遍,摔丸子本人我见过,不是你嘴里的38号小号。而且您跟摔丸子有“过节”,干嘛捎上我呀,干嘛威胁人家厂家媒体关系啊,更没必要跟厂家说:每一次跟长城合作做商配,38号就会用小号来攻击我,恶心我。你卖了长城是什么意思啊?踏踏实实各走各的,你赚你的钱不好嘛。更主要的您跟厂家说把我捎上是什么意思啊,我从没耽误过您赚钱吧。
4.当年你们知道的是YYP主动发微博骂我李老鼠和38这件事开始有了我撕YYP。但是你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幕后。我有很多微信截图。你们只看到了公开的,却没有看到那场撕逼大战背后有多少人明着站队和暗着站队,还有背后如何两头捅刀子的。所以网友们,事情不搞大,你们啥都看不见。我也发现了,关心这些事的人比关心车的人多多了。你们也清楚,汽车媒体圈没真话,你们关注也没用。
最后,给大家发一下图,大家自己看看吧!
本文来自@38号美系性能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评论列表(60条)
梦迷离看似客观、现实,也说得有道理,但再大的道理也不是昧心说话的理由。38号这跟“刺”,未必不能发展成手术刀,彻底改变车评界这种龌龊的局面。坚决支持38“口无遮拦”的尖锐、犀利的评述风格,不要向糜烂的风气屈服。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亮的,终究会(其实已经)壮大粉丝群体,找到崭新的生存方式。
8哥8哥静下心做节目,我一直在看,同意你很多观点,人言只当过眼云烟,我对我说的负责,就服你这句
记住首先38号只是一个车评 不是质量检员 这是首先应该是国家检测相应的有关部门的责任 为什么让它们通过检测。
说得好
本田发动机 明摆着有问题,38大师就不说了,,其实 ,他本人也立不住脚,所谓的客观 公正 天下根本就没这种东西,,38师傅 还需要很多学习,不然只是 白白的给 一些公司当了 炮灰和出头鸟,,其实业内没一家公司他自己都不敢说他自己是干净的。
本田发动机问题搞的那么大 没见这些专家 出来坑声,,就这世道。
楼主讲的太对了。建议8哥坚持自己的初衷,回头想想那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也是想得到点什么。有时候沉默才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让对方看不透,你就赢了。
说的很好,只看你的车评。赞
做不到的。电脑DIY里面显卡CPU性能天梯榜可以实现完全的数据化对比,所有评测以数据为准,可以不掺夹任何个人主观感受。汽车的购买价值里,人的主观感受占了很大的比例,难以实现数据化对比。而要将车辆所有项目实现数据化,所面对的项目不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而是成千上万个。别说数据的收集了,光是数据的查阅就能让人花费大量的时间。
附注:我对38个人的2条建议。
1、对于喜欢38的观众和读者来说,都不希望38被车企区别对待,也不希望38整天被和人怼来怼去,做得身心疲惫。虽然在理论层面,38类型的车评人已经不受车企约束可以自由发挥,但不管是不受约束,还是像IIHS和车企那样的利益针锋相对,双方都不必整天的战火纷飞,仍旧是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我觉得38的言论有时过于偏激,在评测车辆时容易出现“恶意”“欺骗”等让被测车企大失面子的词语,这是导致车企抵制38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车企,可以容忍车评人对车辆存在的问题以实事求是中立的态度指出,但在国家有关部门或司法机构调查判决之前,绝不能容忍被扣上“恶意”“欺骗”等词。因为建设一个品牌口碑的成本远远高于研发一款新车的成本,车企容不得对品牌口碑的任何伤害。是否欺骗、是否恶意,做为车企只肯接受国家相关部门或司法机关的判决,绝不容许其他个人或团体的言论中伤。所以,我建议,38在车辆评测时,对车辆的缺点,尽量用中性的词语,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进行解说,这也避免因为强烈的表达个人感情而让观众对“缺点”的严重性产生被“放大”的误判,引起车企的不满。
举个例子:仍旧以”欢乐表“事件为例,38在测评时发现了长城的综合油耗是“欢乐表”,直接指责长城是恶意欺骗,这确实不合适。不同的油耗统计方法有不同的用途,不能简单地说它就是“恶意”的性质。在评测内容中,我觉得可以换成这样的解说方式:长城以及其他很多自主品牌车型都有统计综合油耗时不计怠速油耗的现象,这种综合油耗的统计方法适合用来对比不同车型在行驶时的油耗控制能力,但并不适合反应消费者实际用车环境中的真实油耗情况,所以建议厂家能提供综合油耗统计模式的选择权,让消费者可以自行设定所需的综合油耗统计方式。”我觉得,换成这样的说法,不但说明了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改善方式,也不会让厂商产生反感情绪。38也说过,指出车型问题,也是希望能帮助厂家把产品做得更好更完善的。但要别人接受改善的建议,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你不能先把别人弄得下不了台,然后还觉得他会呵呵笑着虚心接受你的建议,这是不行的,会直接杠起来的。所以,即使38不受制于车企,而想既帮助车企也不愧对看客,38确实应该学习YYP他们更圆滑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2、车评人对车辆的购买价值不必下判定。举个例子,38评测五菱宏光S3时,给了两个购车意见,一个是“极度不推荐,实在味太大了”,另一个是“实在味太大了,能忍受你就买吧”。这两个哪个对呢?我个人觉得都不对。我觉得,车评人只需要把车辆的优点缺点个性特点详细完整的向观众读者展现出来就行了,甚至二手车保值率都可以谈,但买不买的判断请交由消费者自行决定,车评人绝对不要帮消费者去下这个决定。为什么呢,我之前也说过,一辆车是否适合买家,不在于它的优点有多少,而在于它的缺点买家能容忍多少,每个人对车的需求不同,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万能车型。所以,买与不买,车评人不必去下此判断。一旦下此判定,就会有失公正了,因为又会有无限的矛盾和问题:就算S3味不大就真值得买么?它气囊还都不全咧。安全性好的车就值得买吗?价格太贵咧。就这样没完没了的循环怼下去,没意思的……
续:
缺点也罢,详细的展现一辆车的真实面,而不是遮遮掩掩不痛不痒的打官腔。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客观公正准确的信息。我相信,车评行业的未来必将象38所希望的未来那个方向发展。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英文全称The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简称IIHS。美国的IIHS的车辆安全级别评测被认为是公正的。因为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利益和车企的利益是相对的。车企的车不安全,就会更容易发生事故,就会产生更高的赔付率,就会使保险业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IIHS的评测必须公正和严格,不然损失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要使车评人的评测做到客观公正,除非车评人的利益与车企相对,或至少与车企没有关系,最低限度是其利益与车企相隔较远。眼下我们是做不到的,暂时还没有这种商业环境,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保险业下的汽车网站,但保险业和车企之间的关系还不成熟,大众对保险业的认知还处在浅显的表面,所以我们保险业下的汽车网站仍在打官腔说空话。假如哪天我们的保险业也和美国一样与车企完全对立起来,那么附属在保险业下的车评人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了。
6、对38号车评中心等希望独立于汽车圈的车评人的一点发展建议
1)在业务方向上:
38号有钱,但不是每个车评人都有钱。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车评人,还是得想办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经营的道路,就算不能象美国保险业一样与车企利益针锋相对,至少能保持利益隔断。
车评人进行车辆评测得到的是内容,内容转换的是流量,流量变现的是产品或广告。车评网站依然是以广告和合作为主,但可以将广告内容完全从汽车圈内转移到圈外,那些即使说汽车坏话也不会介意的行业。对于38号而言,既然现在内容制作是公益的,干脆把广告位也做成公益的,用公益的广告位为国家机构主办或参与的科普读物、旅游景点等提供广告平台,比如《科学世界》、《电脑报》、《摄影世界》等科普读物,或者适合自驾游的旅游景点等,先期以公益方式提升广告效应,做大后建立科普、公益、产品、广告等综合平台,建立起权威科普品牌。
2)在业务技术上:
当前的车辆评测中,很多项目的评测结果更多的是表达个人的主观感受,比如车辆极限、悬挂动态,方向盘感受等,均只能以“极限很低,来得过早”、“悬挂舒适”、“方向盘虚位较大”等主观词语,缺乏数据支持。假如能使用各种传感器收集车辆各项目的同步动态数据并展现在评测内容中,公正性和权威性应能有所提高。
执着的做一份事情是对的,但希望38的思路可以更灵活,大局观可以更广,思考层面可以更深。希望能凝聚更多的人和力量,以团体之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8你的车评做的很好。给个赞。然后我提一个建议。你这边是否可以就汽车的行驶质感机械素质耐用性等等做一个榜单。类似电脑DIY里面显卡CPU性能天梯榜。让大家能够更直观的去了解在有限的资金里面更选那辆车更好。或者说在有限的资金内去买的车不一定最好但是肯定不会错。谢谢!
不懂这里的规矩,以手机号码用电脑登录进来,账户信息随机生成皆不能改,不明白原因。算了没关系。
大概了解了38号车评中心的往昔重点故事。对38号车评中心的初衷与其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支持。
在此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建议,供38号车评中心及所有看客探讨与深思,希望38号车评中心在后续的时光里不忘初心,踏上新台阶,为车评行业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前注:
1、本文所说的“车评人”,指专门对新车实体车辆进行动态驾驶评测的人,不包括汽车的行业动态评论人和二手车业内人。
2、阅读本文,请不必预设立场,也不要轻易的以“对”或“错”将任何事物拍定死为黑与白的两个对立面——立场不同,对错的看法就不尽相同。
以下正文:
1、我对38号的认知:当下的“38号车评中心”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受汽车圈利益所左右,以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实施的,公益性质的汽车驾驶动态评测活动,活动基金暂时来源于家族”。
2、我对“汽车圈内的绝大多数车评人”的理解是:
现今汽车圈内的绝大多数车评人,其利益的根源均为车企,车评人的所有利益直接或间接的附属于车企利益之下,其对车辆的评论内容必定或多或少包含有车辆营销广告成份。
所以,当下的“汽车圈内的绝大多数车评人”的特点是:
“以盈利为目的,受汽车圈利益所左右,非公益性质的汽车评测活动。评测内容一般重点突出该车款的主要优点,为此车型建立起认可所述优点的受众,最终实现车辆的销售”。
车评人拿车企钱,为车企做广告,这条逻辑本身并没有错,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行业利益链,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它就可以持续下去。
车评人拿车企的钱对不对:以目前的行业环境和利益链而言,车评人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依靠车企获得利益,失去车企的支持将导致车评人难以维持其工作或生活。
关于“充值”:
“充值”两个字被人们理解得过于表面,肤浅。实际上,任何人和由其组成的机构团体都必须获得“充值”,如果不能得到可持续的“充值”,就会在消耗完储备之后死亡。就算任何公益事业,比如各种慈善组织,
其运营资金来源也必须得到和接受外部的“充值”。
“充值”与公正性:获得“充值”并不代表就会影响公正性,这要看充值的来源是否与结果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充值的来源与结果之间存在利益关系,这样的结果必定不会是公正的。充值的来源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这样的结果是可以做到公正的。
3、为什么38会无法与主流车评人共存。
根源:因为38和主流车评人的利益取向(也就是“三观”中的价值观)不同。
38之类的“充值”来源不在汽车圈内,所以38在任何车企之间能位于中立的立场,在车企和消费者之间也能位于中立的立场。所以38可以用其中立的立场去评测一辆车,可以毫不讳忌的谈论车辆的优点与缺点。但假设38的外部“充值”一旦断流,那么38这个节目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必将死去。
主流车评人的“充值”来源于车企,所以主流车评人必须以“维护车企的利益”为其根本立场,所以他们在本质上是与车企同一个立场的。所以主流车评人不能象38一样毫不讳忌,他们的言论内容必须扬长避短。能够正确的说出车辆所有优点,并略有提及车辆重大缺点的车评人就已经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主流车评人了,别幻想车评人去详细解说车辆的每一个缺点(除非是与自己利益体无关的车企)。“良心不能当饭吃”这句话听起来无比的负能量,但它却是你必须面对的生存现实,也是主流车评人的无奈。主流车评人不是不想,而是无法跳出现在的利益链,你以为韩路、颜宇鹏他们在评测遇到烂车时心里不在骂娘吗,他们只是不能说啊,说了砸自己饭碗啊。李老鼠那次放鞭炮的拆车说了某车垃圾,也还不是被投资人教训了一番。你认为他们能说吗?只是,不能说不代表没良心,但要想能说话就先必须活着,毕竟,死人是说不了话的。
主流车评人并不是没良心。主流车评人的良心,或者说其正确的价值,表现在于:全面展现一辆车的优点,能说出其原理或理由,让你对这辆车的优点有充分的了解,使你更有兴趣去试驾一辆你心仪的车辆而进一步了解它,从而直接或间接的达成营销目的。而车辆的缺点他们可以不说,由你自己去试驾体会(很多短期车评的试驾时间比你自己去试驾的时间多不了多少,你体会不出来的他们也不见得能体会到)。
所以,现在看主流车评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优秀的主流车评人尽其职责尽可能正确说出车辆的外在和优点,而不必勉强车评人鞭挞车辆的缺点,其所有观点均仅供参考,对你的购车行为概不负责。车辆的缺点最好由购车人亲自去试乘试驾自己去发现。一辆车是否适合你,不在于它的优点你能喜欢多少,而在于它的缺点你能容忍多少,每个人对车的需求不同,对车辆缺点的容忍方面就不同。在你看来优秀的车,在别人眼里很可能是垃圾,反之亦然。
所以,38和主流车评人,三观不同,不相为谋。只是谁都有包围自己的丛林和法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38对公正的坚持是没有错的。但没有主流车评人的努力,很多优秀的车型也难有机会进入消费者的视野。
4、主流车评人及汽车行业的原罪
38网怼现象所引出来的,正是主流车评人及汽车行业的原罪——车企的利益与消费者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车企,乃至任何企业,都是以自身利益为第一诉求的,即使是为迎合消费者利益所付出的成本(如召回等),也是为了将来更大或更久的收益(信用、口碑、客户量等)。而当车企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产生重大冲突不可缓和时,车企必将自保(各种作弊、隐瞒、推脱等)。主流车评人目前利益来源仍依托于车企,与车企共存于一条利益链,所以当车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两不相帮”已经是其最良心的表现,不可能奢求其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来鞭挞其衣食父母。
案例1:长城H9下坡无法锁档
长城是一个本身有较好“信誉”和“负责任”口碑的车企,魏建军的准军事生产管理和铁腕廉政的销售管理政策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但是当长城H9下坡无法锁档被38发现后,长城不是诚恳认错和召回改进,而是选择第一时间封杀消息,这和其“对客户负责任”的常态形象是背道而驰的。但这就是车企的原罪!在重大利益面前,长城选择了牺牲消费者自保。H8和H9是当年长城向上进攻计划的两款主力车型,在H8历尽波折最终宣告销量失败后,H9对长城而言已经不容有失,必须实现口碑和销量双收,否则长城这一波上攻计划就是全面溃败的局面,使长城在品牌口碑和生产研发成本上蒙受重大损失。H9下坡无法锁档是一个致命的设计缺陷问题,消息如果扩散开来,必将对H9的销量产生重大冲击,而这个缺陷可以通过调整软件进行改进。长城的判断是(我的个人猜测):事发当时H9销量还不大,改善方法也比较简单,希望通过私下快速对已销售车辆进行改善来弥补,但不希望此消息坐实变成H9的一个恶口碑标签。所以长城选择了封锁消息,抵死不认错,消息盖不住后又以各种理由去圆。而对此问题,也只有38严厉指责,而别的车评人就轻很多。
案例2:自主品牌的“欢乐表”现象
自主品牌的车企们很喜欢造“欢乐表”,也就是统计综合油耗数值时不计入怠速油耗,其表现就是表显油耗明显低于实际油耗。从其目的上来说,“欢乐表”主要是为车企服务的,而不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这个现象说起来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在以前,自主品牌的车型技术还很落后,同排量车型的油耗相比于合资和进口车型而言显得非常高。为了降低过高的油耗数据在消费者心里产生的不良印象,自主品牌们想到了一个办法,也就是“统计综合油耗数值时不计入怠速油耗”,其理由是“车辆只有在行驶状态时才能反映出其真正的油耗控制技术水平,而怠速状态因为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内,不能真实反映车辆的油耗控制技术水平”。这个理由想想倒也没有错——怠速时间是受人控制的,怠速时间越长综合油耗就越高,这样一来就不能反映出车辆自身的真正油耗控制技术水平,当拿此车和别的车型对比油耗控制技术时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步,这会对该车型和车企的口碑造成负面影响。于是自主车企们心安理得的用这个理由重新调整了综合油耗统计方法,把怠速油耗排除在外,这样一来油耗数据就“降低”了很多,嗯,显得自己的油耗控制技术不那么落伍丢人了。虽然时过境迁,但这个“好方法”还是传承了下来。
自主品牌们没有错,但确实是错了。说它没有错,因为其理由确实没错,说它错了,是因为其出发点就错了。综合油耗数据是拿来给谁用的——是用来给消费者评估自己的驾驶状况和日常消费开支,还是用来彰显车辆的油耗控制能力?很显然,车企们选择了后者而忘记了设这个数据的初衷。其实说白了这本不是个问题,你车企在车辆上设置一个选择装置,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油耗统计的方式,不就皆大欢喜吗。车企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潜意识里,车企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欢乐表”这种现象,主流车评人谈论起时大多笑着一带而过,而38却又过于偏激。这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个人觉得,欢乐表应算是功能的不完善,此种现象确实不应该,但不算恶意欺骗。38冠以“恶意”之命有些过激。)
5、车评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
现状:在汽车行业圈内的利益链没有重大变革之前,主流车评人的立场和当前状况仍会继续维持下去。但借助于一些评测技术和方法的改善和进步,可以向公正和公平的方向进步。
当下,38还只是扎在这条利益链上的一根刺,会让整条利益链相当的疼和难受,但可惜这根刺没有传染性,其方式无法推广,所以并不会造成利益链的崩溃瓦解,等38哪天干不下去了或者兴趣转移不干了,这点针口大的伤疤就会迅速愈合。活在当下,38这根刺虽然变不成治病的针,改变不了太多现状,但至少引起了行业的疼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这是件好事。量变终能引发质变,待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问题,更深入的了解问题,那么消费者的诉求必将能够改变规则,实现变革。
普罗大众是希望38这样的存在的,大家都希望车评人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提供真实详细的评测,优点也好
8哥,我已经看你两年的测评了。以前还看一些其他人的,现在都没有看了。而且定时百度搜38,你就出来了。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你最近两次发的信息,但是不管怎样,你就是我喜欢的机械迷,我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期待你的好测评,(吹个牛)等我混好了,赞助你!
八哥你好,最近想买车,比较纠结于探界者的捍界版,昂科威4驱精英型,奇骏4驱豪华型,锐界铂锐版这四款车型,或者25万能落地的车麻烦八哥帮忙推荐一下,万分感谢。
YYP的新车评现在越看越没劲,有一说一的犀利观点基本消失殆尽,剩了一大堆有明显偏向性的测评;38号的栏目,敢说真话!好的不好的都能说出来,没有那种油滑的测评态度,现在很难看到这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媒体人了;清者自清,希望38号不要受这些污流的影响,把栏目越办越好!支持你38号!
平时只看,从来没留过言,最近没关注过,出了这么多事情。看了这两篇文章,以及好多家测评视频,明白人心里自有公道。就像你说的,佛系原则,要知道事情都有两面性,做就做到极致,让他们黑,同时也是帮你宣传,最终的结果不是他们主导的,而是广大观众决定的,虽然被黑很难受,但是为什么要理他们,他们能把你怎么样,不就是恶语相向吗?甭搭理他们,让他们帮你造势宣传,现在傻子很多吗,背后支持你的观众还是不少的。把你的节目做好,传播更多文化知识,才是你此行的目的,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毫无卵用,只会让自己难受。我说的不一定合适,但是谁曾经不求尊严啊,可是仔细想想,尊严的最深处是什么。他们黑你不都是为了钱,为了生活吗,可怜可怜那些为生存担忧的人,他们体会不到有钱人的快乐,即使他们有了钱也体会不到,也许这也是一种仁爱,这也是你的价值体现,因为你暂时养活了一大票人。临时码些字,随意看看。
我说一个自己的故事:曾今cod的群有很多好友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以为自己技术好侮辱国人,因为我是管理员时不时就要调解各个群里的骂人事件。有一次我对另一个cod群主说我们群挑事的那个是个小孩别介意本意是想让对方消气停止这种无聊的骂战没想到这张截图居然被这群主发出去,最后本群挑事的人找上我给我一顿骂然后叫我退群,因为对方是自己群的群主不得不退出。然而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群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6年的好友说骂就骂命令威胁一样的退群,所以到了如今的40岁我已经对这样的事情麻木了。8哥你在汽车界有名气我在主机cod也同样混了10几年,我只想说我如今的做法是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骂战什么的一概不回,我就是我而我只做我自己,时间久了人真的能做到雷打不动。
不用太认真去计较那些闲言碎语,不用太敏感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你把看到的特别有损消费者的评论指出来就行了,也不要去太在意别人!世界上坏人是消灭不完的,你忙不过来,厂商为了自己利益会催生讲假话的坏谋体人,所有提高消费者认知是第一位的,别的悠着点就行了,把握尺度
支持8哥
不喜欢YYP的车评风格,太油滑了。
支持
支持8哥,网上无聊又腹黑的人就是多,看个车评至于这么多腹黑别人的意见吗,多一个评测的参考不是很好嘛,又没有让你一定要买8哥评测的产品,这么多车评,有哪个是什么车都拉去上赛道的,虽然我们用车的时候不一定用的到,但是多了解一下或许要买的车型的极限,不是很好吗?我们一般人哪有那种条件去极限开车,去了解自己车的极限状态,多一个参考对我们安全行驶的意义也很重大啊!支持8哥!
八哥好:你是我认识汽车的向导,想说两句。第一,我们要反击。第二,八哥千万不要让这个事情影响你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第三,业余时间陪他们玩玩,用专业上的成就给予他们最诚挚的鄙视。我相信你能做到。
无非就是38得罪长城了,别的公关方式搞不定,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挖坑泼脏水了,完全一出宫斗大戏啊。
8哥! MU-X牧游侠1.9T四驱, 希望综合评价一下!!!!!
三季人的典故据说是出自孔子身边的事儿
8哥,理他们这些人干嘛?这个时代“撕逼的”一抓一大把,能让网友和观众认为优秀的车评测人才几个?你是优秀的车评人,与他们撕会影响你的注意力,也正中他们下怀。
我想说的是,做好自己,让逼们撕去!
8哥!希望狠狠干一票 是时候洗洗牌了
支持
站队支持你!
YYP说过不会把黑的说成白的,但有些缺点真的会一句带过
同意,八哥,不要自降身价和他们撕,不忘初心!
8哥8哥,我觉得吧很多车媒体都是刷关注和卖热点的,说实话我不熟悉这个圈子,谁说的好咱就看谁的呗,和你互撕之前李老鼠还真不知道是谁,主要因为我还没怎么关注过二手车吧,但是吧现在这么些个媒体,东一句西一句,我就觉得吧你是理也不是不理也不是,反而我劝你干脆就别理了,你的工作人员愿意关注就关注一下吧,愿意了解别人怎么黑你就了解一下吧,不管明的暗的我都不支持你去花费精力无谓的去撕谁谁谁,或者去澄清什么事实,你去反馈信息或者你去花费精力反而有的是人给你抹得更黑。何必呢?我觉得你最近只是评评车,仅此车型也是非常有限,有那时间你不如多带大家领略下汽车文化,以前你的美国游啊,美国跑车啊,还有讲解汽车驾驶经验和体验越野乐趣的节目我很爱看,说实话现在都没有新内容了,不要在这种环境下透支你的精力和能量,更多的关注使你短时间内被大家所了解的价值力所在吧,尤其是你现在的热度和关注度已经比以前是大大提升了,何不就此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充实大家的认知呢,也多去提升自身和观众们的水平水准。那些惶惶不可终日,挖空心思去撕你或者蹭热点的,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就是看到市场的变化,惶恐自身今后无以立足,所以他们要么把你拉下水变得和他们一样龌龊,要么就是成日与你撕逼,让你干不成坏他们买卖的自己的事业,所以与其你去与他们理论互撕,反而不如不理不睬,这样市场良性的更快一些,那些人也就要么转变自身要么被市场淘汰,一点局外人的见解,只是希望带给我们更多好作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支持8哥!
谁谁谁,YYP也和8哥撕过?两位我都比较喜欢啊,不会吧!
8哥,他们说的三季人,应该是夏虫不可语于冰 井蛙不可语于海,侮辱人家像夏虫一样只过三季,没见过冬天
八哥,和有些人认真你就输了,[/流汗]
那些不叫车评人,而是车托
老8评个车,讲几句真话,还得躲刀子,哎~什么世道!
一群跳梁小丑罢了,8哥何必与他们置气,我们支持你。
支持8哥
一直关注38号的动态,很佩服8哥独行于世的气节和傲视群鬼的风姿。希望您能一直坚持下去,相信您能做的更好。让圈内一切混淆视听、弄虚作假、糊弄大众的老鼠屎们去死吧!
奔驰GLCL260;宝马X3-30i;奥迪Q5L-40;沃尔沃XC60-T5;今年最关注的几款中型SUV,等全部上市了八哥来个大横评吧!(还可以拉上XT5-28T)
《奋斗自勉》
(毛泽东 1917年)。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支持8哥
加油
还有什么方法和你互动吗?
你刷新我对汽车媒体和汽车的认知,我支持你!
8哥,怼死他们,一群魑魅魍魉,宵小之辈。